禪寺.禪師


 
 









 

白佛必有言
 「千佛山白雲禪寺」蒙雲老禪師所命名。
 親近老禪師的人大多知道,雲老禪師行事隨緣低調,從不接受被神格化及標榜個人崇拜,卻為何以自己的字號為千佛山台北道場指定寺名?此中密意,當年大半的弟子未能覺參洞察,直到雲老禪師在民國一百年(西年2011)捨報圓寂,痛定思痛下,繼以道場因緣變化,人事更迭起伏,逐漸才有人釋解了意…。

 原來,雲老禪師深知自己年壽已高,無法等到白雲禪寺的圓建日,故而獻出「白雲」法號二字,以鐵字招牌傳衍立意,表達對北部眾願的倚重與信任,相信一定矢誓決心圓建成寺,也藉而團結所有千佛山系及善信眾等,發起菩提,歡喜集結募資,讓「千佛白雲」慈悲圓光普照全台灣,進而饒益海外全球佛子聞法若渴的心靈。
 
雲開方見日
 當初雲老禪師因戰亂抓兵來台,服役軍旅;還復本來面目後,曾於北台灣興教弘法一時。北部是雲老禪師來台弘法度眾的首航站,如今輾轉因緣,整個南台灣、中台灣漸具千佛山伽藍寺院的駐足基礎,只待北部的白雲禪寺圓建完成,全台就連成一個圓,完成白雲般若的菩提圓滿,無論從哪一個據點出發,都是起點!祈願圓圓滿滿的千佛山,世世代代綿傳佛法不斷,饒益群命有恆!
 
身影叮嚀
 就在禪寺動土風雨大作的當天,雲老禪師隨身緊揹著一個非常搶眼的大紅色僧袋,臨出門前侍者看到老禪師堅持要揹這個袋子,還問他要不要換下,認為像老禪師這般的高僧身分,這個顏色會不會讓一般人感覺怪異、唐突?但雲老禪師輕鬆的笑說:「今天是北部人家辦喜事欸!」當時的這一幕景象,如今在弟子的回想中竟掩不住心酸,老禪師的平易慈悲細膩令見者深刻難忘,他老已然預知等不到白雲禪寺的完建…,卻只能以一襲大紅僧袋隨身不離的身影來表達他的祝福之意,希望千佛山護持等眾能歡歡喜喜地團結捐助,齊力共同把白雲禪寺蓋起來!
 
圓台北緣
 千佛山在台北,雲老禪師交代一旦白雲禪寺蓋好了,台北講堂仍當保留,恢復完全講堂的用途。雖然禪寺有了,但是畢竟地處較郊區偏遠,為方便北部信眾接引信佛學佛、信息流通及參與社會公益事務,仍要維持都會中心裡的台北講堂功能,多開闢興辦平常日的實用性課程、講座及連結社會性的活動,假日大型法會、集會、聯誼活動等則規劃到禪寺。

 雲老禪師與台北的法緣,從1994年八德路成立講堂起,連續兩年每個月北上來授講「學佛之道」、「心之路」、「唯識學」,佈教論述一直是雲老禪師的畢生職志,經常老禪師如果不在現頭陀相的期間,不講經說法就會嘴破得厲害,他最大的行願就是希望將經典中佛陀的語言化成人們平常的語言,用現代人能聽懂的方式來介紹佛法,所以老禪師每逢新春團拜北上來,都是以話家常的方式和信眾相處,平易近人而毫無架子,回答信眾的解惑活潑深入淺出,最常說的一些話就是:「你要問自己的問題哪!」「喔,你好像沒有看過我寫的書哦!」「吃飽(喫罷)了嗎?不餓了嗎?」「佛法是很現實、很兌現的哩!熟背名相不夠,要能運用思想,活用在現實生活裡!」禪師一出口,舉手投足間都能教人饒益!

雲水風骨
 雲老禪師一生示現「苦不以為苦」,行「難行能行」的大乘菩薩願,嚴持家風從來無諍,動輒以破除自我的形象來教育眾人不要在相上執著起分別,演化圓滿佛法的住世成就,如實做到完全放捨自在的境界─「淡化自我,任運隨緣」。 雖然,禪寺落成,禪師已去,但山綠水天藍,正因為有「白雲」的穿飛襯映,才更顯「山青」「水綠」「天藍」!「禪寺」「禪師」將白雲禪和風骨典範遺留人間!

 

 
 
 
 

 

 

   

禪 寺 介 紹